此次棉丰村拆迁情况可以说错综复杂。有因为农民转工人的身份转变,对村集体土地失去使用权,而又没有享受转为工人的福利而产生拆迁争议的;有因为之前没有及时办理或不想办理土地所有证而产生目前拆迁政策难以调和的利益冲突的;还有因为家庭矛盾不可调和,拒绝拆迁的……作为街道调研员吴敏心里清楚,拆迁工作难就难在“人”上,因此,他带领拆迁小组人员,一家家入户调研,用真心换真心。“情况各有不同,我们就一家家分析情况,然后遵照相关政策,列出对群众最有利的拆迁方案供他们参考,对待拆迁群众一视同仁,安置政策要‘一把尺子量到底’。”
拆迁过程中时常会遇到难以调解的问题,吴敏时常告诉同事,“我们要与老百姓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如果不涉及原则性问题,方式方法可灵活些,不要怕做错,做错我担着!”实践证明,由吴敏带头的第3大组成员并不多,却完成了整个棉丰村拆迁中最重的任务。
基层干部是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骨干力量,处在社会发展矛盾、冲突的前沿,基层一线也就成为了培养锻炼干部的主战场、选拔使用干部的主阵地。2015年以来,镇海区提任或转任重要岗位的人员中80%具有基层一线的工作经历。以实干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越来越多像吴敏这样事不避难、敢为敢当的优秀干部在基层脱颖而出。
政策为担当者担当
胡金伟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最大限度为企业压缩审批时间;吴敏在拆迁工作中顶住压力,做到公平公正还利于民;骆驼街道财政管理办公室主任曹敏珍核查数十亿拆迁资金为棚改保驾护航;庄市街道汉塘村党总支书记朱万红自掏腰包不耽误拆迁进度;澥浦镇下派干部罗金元带领村民使岚山村一跃成为农业特色村……是什么让他们在干事中有担当,敢闯敢拼,冲锋陷阵。
是什么在为担当者担当?
镇海区为激励广大干部对标争先、担当作为,在制度层面为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消除后顾之忧,去年换届以来,镇海区就提出要锻造一支“政治过硬、干事担当、干净自律、充满活力” 的雄镇铁军。今年上半年,区委先后出台了《关于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奋勇争先的实施意见》和《干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容错纠错实施办法(试行)》,明确了容错的运用条件和情形、实施程序、结果运用等内容,同时将村、社区等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也纳入容错范围。这样一来,等于给广大有担当的干部吃了一剂“定心丸”,保护干部担当热情。同时,也警醒了那些信奉“多干多错”、“为官不为”的干部。
容错纠错机制的推行让胡金伟在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容缺审批中“更下得去手”,“有了容错纠错机制,我们在平时工作中就能更大胆做事。”胡金伟表示。
在容错纠错制度设计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要厘清和划定容错的边界,哪些错该容、怎么去容,容错和纠错怎么有机统一起来。容错绝非违纪违法行为的“保护伞”,更不意味着纪律上的“松绑”,只要牢牢把握住习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区分开来”,结合地方工作实际,细化容错情形,规范操作程序,就能得到了广大干部的欢迎。
凡为官者,私罪不可有,公罪不可无。好干部是锻炼出来的,也是组织关心出来的,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让大家干得开心、拼得安心,必定激发起广大干部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的干劲和热情。